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基礎與實務訓練並重 培育新進公務人力即戰力

  • 發稿單位:培訓發展處
  • 聯絡人:陳科長嬋薇
  • 聯絡電話:(02)82367111

       考試院今天召開第14屆第19次會議,保訓會以「113年公務人員高普考試錄取人員訓練辦理情形」進行專題報告,針對113年高普考錄取人員訓練、精進作為及變革方向進行全面檢視與分析,期落實「考訓用合一」的政策目標,厚植我國行政體系人力資本。

       保訓會指出,113年高普考基礎訓練課程,訓練時數達120小時,並搭配27小時輔助數位課程。課程設計聚焦公務人員共通核心職能,包括公文撰作解析、資訊安全、廉政倫理、行政程序法、國家重要政策與議題等課程,並依據不同目標職位受訓人員,撰擬教材及層級差異的評量方式,以滿足受訓人員學習需求及未來職涯發展所需。

       除基礎訓練外,實務訓練亦展現「師徒制」特色,由用人機關選派輔導員擔任導師,透過「職前講習」、「工作觀摩」、「專業課程訓練或輔導」及「個別會談」等方式,強化新進人員職場適應與專業能力,訓練過程同時設有汰選機制,以培育出更加符合現代政府所需之人才。另為因應專業職系類科訓練需求,保訓會積極推動「集中實務訓練」,113年協調28個專業主管機關,辦理72個類科之訓練,訓練內容涵蓋專業政策、法規及實務運作等面向,訓後並辦理綜合座談聽取意見,滾動修正課程設計,展現跨機關合作成效。

       保訓會主任委員兼國家文官學院院長蔡秀涓表示,為回應科技發展趨勢與政策需求,113年特別增設「人工智慧實作」課程,導入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操作與情境任務,讓受訓人員在撰寫會議紀錄、新聞稿等真實工作情境中體驗AI協作,厚植未來職場數位應用力。同時開設「國際外交發展趨勢」、「性別平等」、「文化美學體驗學習」等新課程,培養具全球視野與多元素養之現代文官。蔡秀涓主任委員進一步指出文官訓練是公務體系穩定與創新的根本,未來將持續以職能導向、數位驅動為核心,導入AI實作、媒體識讀與職場防護等新興議題,提升訓練與實務接軌程度,培育具備專業力、思辨力與執行力的公務人員。

       考試院周弘憲院長及與會考試委員於會中均肯定保訓會研究與分析之成果。周弘憲院長表示,展望未來,保訓會應持續透過嚴謹的訓練篩選過程,讓受訓人員實際從事擬任職務工作,並適時淘汰不適任或志趣不合人員,從而提升國家新進公務人力素質,建構高效能的行政體系。